在江华湘江乡庙子源村,有一项凝聚瑶族智慧、传承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瑶香制作技艺。这项包含十多道纯手工工序的古老技艺,如今正由一对祖孙接力守护,续写着新的传承篇章。 清晨,72岁的瑶香传承人盘上仁在自家院子里,弓着腰,手持樟木碓,反复舂捣着混合草药与香木的原料。石臼发出沉稳的“咚咚”声。 “一般最低要舂三次到四次,主要是炼出它的香味来,舂成那粉末像面粉一样。只要舂成那个粉筛得过就要得了,要慢慢舂,舂出那香味就体现出来了,越舂越香。”传承人盘上仁说。 舂好的原料被倒入细密的筛网。随着细粉簌簌落下,作坊里弥漫开草木特有的辛香。盘上仁介绍,筛粉的精细度要求很高,粉末才能用于后续的裹香、压制成型。 “一般要筛到90到100目指筛网精细度才能裹得起、压得起。”传承人盘上仁说。 配比是瑶香制作的关键。盘上仁仔细称量桌案上的各种香料,加入秘制的陈年药酒调和。黏合好的药团填入模具,老人沉稳地摇动手柄压制香柱。这时,他的外孙颜学恒默契配合,推动木板,将湿润的香柱均匀排列,等待晾晒。瑶香取材于大瑶山深处的金银花、玉竹、檀香木等二十多种天然植物。经过纯手工制作,可制成平安香、子孙香、盘龙香、避邪香等七大类二十多个品种。其制品色泽自然、柔韧密实、香味纯正、安全环保,深受民众喜爱。 “房屋久了没住,有一股霉气,一点以后那股霉气就没得了,还有一个那个湿气大的,它可以去湿,这个香灰都不能丢,香灰是一个宝,碰到有红伤了,把香灰印上去就自然止到血了,头一天受的伤,一夜晚马上就合口,它就有这种功效。”传承人盘上仁说。 凝聚着瑶族人民智慧与自然馈赠的瑶香,早已深深融入当地生活与文化。据记载,这项技艺传承数百年,盘上仁已是第32代传人。然而,在现代生活节奏下,耗时费力的纯手工制作面临传承挑战。关键时刻,从小在外公身边长大的颜学恒主动站了出来,决心接过传承的担子。 “我当传承人吧,我想跟着我外公学这门手艺不让它失传。”传承人盘上仁外孙颜学恒说。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春华 见习:李贻威 通讯员:赵弘 编辑:刘翥 版权声明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网站网址(http://www.yaodu365.cn)。 2、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4、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3-05-21
2023-10-11
2023-06-01
2024-05-17
2023-07-12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