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都生活网
标题: 盘点10种“突然消失”的家电:曾经加钱买,现在没人要!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5-6-3 08:43
标题: 盘点10种“突然消失”的家电:曾经加钱买,现在没人要!
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今天盘点10种家电,它们都有一个共性:曾经特别流行甚至一度成为“上流人士”的代名词。但就是这种曾经可能需要加钱、找熟人才能买到的家电,却仿佛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01
背投电视
今天很多人在争论“电视机好还是投影仪好”,当年的人却把它们合二为一了▽
[attach]4959[/attach]背投电视,顾名思义就是把投影仪放在了屏幕背后。这样做的好处是尺寸大,在当年32吋都属于大屏的年代,背投电视就能轻松做到五六十吋。
但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亮度不够高、屏幕不够好。这导致了背投电视的观看效果极差,经常是电视里的人看不清,屏幕上自己的影子却一清二楚。
.02
等离子电视
电视机的发展与电灯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现在我们用LED灯,电视也是LED电视(或者在此基础上做升级的LCD、OLED、MiniLED等)。当年普遍用节能灯,电视就用等离子:
[attach]4960[/attach]等离子电视的发光原理和节能灯一样,都是在密封的玻璃管里填充惰性气体,通过高压激发光线。缺点嘛,也不用我多说了——
颜色不正,亮度不高。所以在液晶电视出现后,等离子电视就和背投电视一块退场了。
.03
半自动洗衣机
以前人们讨论的是:半自动洗衣机好还是全自动洗衣机好。二者的区别在于:全自动洗衣机(今天的波轮、滚筒洗衣机)把衣服放进去,可以一键完成洗涤和脱水。
但半自动洗衣机的洗涤和脱水是分开的,洗涤完成后需要手动把它拿出来放在另一个桶里脱水。麻烦,但是价格便宜、尺寸小(整体尺寸比滚筒洗衣机小)。
[attach]4961[/attach]不过随着波轮洗衣机的出现,人们发现原来还能这样——价格相差无几,尺寸也没有大很多,但却更省力,对衣物的损伤也更小——这下谁还买半自动洗衣机?
.04
VCD机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在大街上看到影像店:里面有各种光盘,可以出售也可以租赁。光盘里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从电视、电视剧,到剧场自制小节目都有。
[attach]4962[/attach]以前不觉得,前两天我又在某个卖旧物的店里看到VCD机,才理解了它为什么会被淘汰:
一方面因为光盘的内存太小了,一张光盘只能存放700MB视频。另一方面因为它能识别的清晰度太低了,分辨率竟然只有352×240,今天再看简直就是一屏马赛克。
.05
后散热冰箱
今天的冰箱多是侧面散热,有一些嵌入式冰箱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还做成了底部散热。但当年的冰箱,只有背部散热▽
[attach]4963[/attach]我们都知道,冰箱是需要散热空间的,散热器附近至少需要预留15cm。放在背面,意味着冰箱不能靠墙摆放——但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在冰箱背面预留15cm。
预留空间不够,所以冰箱的散热就会变差,制冷效果就不好。所以也不知道冰箱厂家是不是商量好的,仿佛一夜之间就更新了技术,再也看不到背部散热的冰箱了。
.06
窗式空调
可能很多人都只在电视里见过的东西▽
[attach]4964[/attach]窗式空调,不分室内机和室外机。现在看起来,可能有些人还觉得它安装方便、不占用空间,但如果你真的用过,恐怕就不这样想了。
由于它的尺寸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内部不管是压缩机还是蒸发器的尺寸都非常小,导致制冷效率很低。再加上它是内外机一体结构,所以室外机的巨大噪音会直接传到室内。开着空调,感觉和开了个油烟机差不多。
.07
直排式燃气热水器
以前是不是经常能从报纸上看到“燃气热水器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新闻?后来怎么没有了呢?因为国标升级了——
[attach]4965[/attach]以前的燃气热水器都是直排式的,就是让燃烧产生的废气自动通过烟管排到室外。但废气不听话呀,一旦产生泄露,就会对室内造成污染。
后来国标就禁止这种燃气热水器生产了,改成了现在的强排式燃气热水器。里面装了个风机,强行把废气抽出去,用起来就安全多啦。
.08
执手式智能锁
智能锁刚出现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执手式的。所谓“执手式”其实就是和普通的门锁一样的外观,有一个把手▽
[attach]4966[/attach]这种智能锁的外观和传统锁很像,所以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在智能锁刚出现的年代也是买得最好的款式。但是随着深入了解,大家发现还是全自动智能锁更好用:
关门自动落锁、防止室内的宝宝宠物误开门、节省空间,这些优势都是执手式智能锁不具备的。而且全自动智能锁的价格并没有高多少,所以执手式智能锁也就此没落了。
.09
电饭锅
其实现在想想也挺可惜的:当年的电饭锅,真的是一个锅,它带一个独立的盖子和内胆。没有那么多功能,只有开关两种状态。
[attach]4967[/attach]所以这口锅不仅能焖饭、熬粥,你甚至可以用它来煎烤、煮火锅。不过后来逐渐被电饭煲所取代,商家说是因为电饭煲提供的口感更加极致。
但是要我说呀:这大概就是资本的力量吧!毕竟一口电饭煲最高能卖到几千元,电饭煲却最低只要几十元,利润低,自然就没人愿意卖了。
.10
热得快
你现在用什么烧水?电热水壶还是饮水机?想当年,咱们除了在燃气灶上用铝壶烧水,就只有“热得快”这一种选择了▽
[attach]4968[/attach]把它插在暖壶里,5分钟就能把水烧开。而且拔出热得快就能直接塞入暖壶盖,无缝衔接,连灌暖壶的步骤都省略了,难怪大家那么爱它呢!
不过热得快的安全性实在是不敢恭维,任何保护功能都没有,加热后也不能自动断电。所以经常发生爆炸、火灾等问题,消失在大众视野里,也许是它命中注定的归宿。
小渊丨文
自摄+网络(侵删)丨图
作者: 甘愿寂寞等待 时间: 2025-6-3 08:45
好帖必须得顶起
作者: 逍遥一派 时间: 2025-6-3 08:45
看起来好像不错的样子
作者: 睡之精灵 时间: 2025-6-3 08:46
支持,虽然三角函数证实了水的张力,但是鸡蛋发霉后的乳酸菌会促使心脑血管的收缩,导致地球气温升高造成热胀冷缩效应,同时会影响拉格朗日点的吸收,促使喜羊羊超进化。
作者: 随想 时间: 2025-6-3 08:47
啥玩应呀
作者: 山村小尸 时间: 2025-6-3 08:48
鄙视楼下的顶帖没我快,哈哈
作者: 漂泊 时间: 2025-6-3 08:51
呵呵,低调,低调!
作者: 无所求 时间: 2025-6-3 08:52
好帖必须得顶起
作者: 凌冷妖 时间: 2025-6-3 08:57
支持,楼下的跟上哈~
作者: 精灵巫婆 时间: 2025-6-3 08:57
……
作者: 寂寞的自由 时间: 2025-6-3 08:58
围观 围观 沙发在哪里!!!
作者: 爱浪漫的 时间: 2025-6-3 09:00
OMG!介是啥东东!!!
作者: 追忆似水年华 时间: 2025-6-3 09:01
既如此,如果时间是一条长长的面条,我就是那只不小心掉到地上被抹布擦掉一截的面条。
作者: 不帅 时间: 2025-6-3 09:02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作者: 蒙在股里 时间: 2025-6-3 09:03
为保住菊花,这个一定得回复!
作者: 独自飘零 时间: 2025-6-3 09:04
开设农学院在西伯利亚地区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尤其是如果我们希望通过不使用化肥、农药、种子以及氮气来进行甲烷分子的转化,或者将伽马射线弯曲成78°来观察细胞结构。时空重叠似乎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们或许需要叠更多层以让潼关肉夹馍变得更酥脆。
作者: 没什么的 时间: 2025-6-3 09:07
在科技的日新月异下,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意大利面和混凝土的关系。或许,我们应该探讨将42号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面食的主要成分,以在挖掘机扭距问题上取得突破。但要小心,因为螺丝钉的长度可能引发高能蛋白风暴,也就是俗称的UFO现象,这可能会对经济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
作者: 金色的骷髅 时间: 2025-6-3 09:10
我知道你一定会反驳我,告诉我农业的底层思维是什么,就是不用化肥农药和种子,还包括生命之源氮气,使甲烷分子直接转化成能够捕获放射性元素释放的β射线的单质,并且使伽马射线在常温下就能用老虎钳折弯成78°,否则在用望远镜观察细胞结构时,根本发现不了时空重叠时到底要叠几层才能使潼关肉夹馍更酥脆的原因。
作者: 悄然等待 时间: 2025-6-3 09:10
我倒是不这么认为,位于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的原因是因为北大西洋暖流而非是拌意大利面用的42号混凝土遇水发热,因此我认为在G港旁边的厕所里面使用奥特曼变身棒可以使人类探索月球背面。
作者: 不悔 时间: 2025-6-3 09:12
1v1飘过
作者: 心愿 时间: 2025-6-3 09:13
我倒是不这么认为,位于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的原因是因为北大西洋暖流而非是拌意大利面用的42号混凝土遇水发热,因此我认为在G港旁边的厕所里面使用奥特曼变身棒可以使人类探索月球背面。
作者: 第二个灵魂 时间: 2025-6-3 09:14
前排支持下了哦~
作者: 也想流浪 时间: 2025-6-3 09:16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作者: 一路西游QQ 时间: 2025-6-3 09:21
秀起来~
欢迎光临 瑶都生活网 (https://www.yaodu365.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